产品展示

“小黄帽”140种语言无障碍沟通,深圳首探出租车AI翻译规模化落地


深圳“小黄帽”出租车上全面部署AI智能翻译设备MossTalk,7月29日,深圳巴士集团与新译信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在公交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并宣布上述消息。这一举措不仅实现全国出租车领域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规模化落地,更标志着深圳在破解城市国际化“语言关”上迈出关键一步,为公共交通国际智慧化服务树立新标杆。

AI重塑出行体验,140余种语言毫秒级互译

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措施落地,今年一季度深圳入境游客突破800万人次,同比增长17.3%。如何将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?破解语言障碍成为关键。“小黄帽”出租车上的MossTalk智能翻译器部署,正是通过科技力量消融语言边界,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。

此次探索是落实《深圳市人工智能翻译产品推广应用工作方案》的重要实践,通过AI技术打通跨境沟通壁垒,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,打造AI多语交通网。

“小黄帽”140种语言无障碍沟通,深圳首探出租车AI翻译规模化落地

针对“小黄帽”出租车场景,MossTalk专属开发了AI语音唤醒、智能拾音放音及瞬时中断播报等功能。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,“别看它只有巴掌大小,路线规划、景点介绍都能讲明白。”

“我是第一次来深圳,AI翻译器能快速准确地将我的英语翻译成中文,司机也能通过它与我顺畅交流,体验感超棒。”首次来深的外籍游客Leo说。MossTalk设备搭载深度神经网络翻译引擎,支持140余种语言毫秒级互译,离线状态也能精准翻译,从“词对词”直译升级为“意会言传”的情感化交互。

交通全场景覆盖,织密城市“多语服务网”

MossTalk的应用不止于出租车。早在5月底,深圳巴士集团已在14处服务点部署该设备:从深圳机场、深中跨市通道接驳站,到莲花山总站、深圳湾公园等景点,再到深港城市候机楼、自动驾驶体验线路,形成贯通海陆空、辐射湾区的“多语网”。

目前,首批6000台设备已覆盖深中跨市公交,深圳机场快线,口岸公交总站等外籍人士高频出行活动场景,确保问路、购票、游览等环节都能获得“零时差”母语级服务,积极积极践行“无服务不深巴”的营运服务理念,实现公共交通出行“一站式服务”“无障碍交流”,努力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加智慧、便捷、友好的出行体验。

记者了解到,MossTalk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创新:全域语言无障碍,支持微信、Skype等工具的双语字幕同步;场景化适配,AI降噪系统确保噪音环境下翻译准确率达86%;轻量化设计,68克机身搭配磁吸支架,20分钟闪充可待机30天,解决设备笨重、续航短的行业痛点。

从出租车到城市各个服务节点,AI翻译正以“无感服务”重塑深圳的国际化形象。深圳用科技打破语言藩篱,向世界递出“Welcome to Shenzhen”的热情名片。

南方+记者 戴晓晓

【作者】 戴晓晓

加拿大网站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