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3个爽点 vs 3个痛点!本田CBR650R车主真实体验报告


国内版本田CBR650R最大马力被限制在76匹,海外版本却能输出95匹。接近20匹马力的差距,成了不少潜在买家心里最大的疙瘩:花这份钱入手,到底值不值?会不会憋屈?咱们就结合众多车主的亲身体验,把这台车的里里外外掰开聊清楚,帮你把选择做得更明白。

动力心脏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之一。CBR650R肚子里装的是一台649cc直列四缸水冷发动机。低转速下扭矩非常给力,8000转就能爆发60牛米,市区里走走停停,油门控制起来相当轻松。拉到高转区间,那四缸机特有的绵密声浪就出来了,听着是真上头。而且本田把这台发动机调校得特别顺溜,油门开闭的过程线性平顺,几乎感觉不到顿挫。日常上下班通勤,或者周末跑跑山压压弯,这种平顺性绝对是加分项。不过,得重点提一下国内版本的“封印”:最大马力被限制在了76匹(海外版是95匹)。想解开这个封印,换ECU是个路子,但得考虑清楚,这么做很可能影响厂家保修。

骑姿设定上,它走的不是极致仿赛路线。跟自家大哥CBR1000RR那种纯粹的战斗姿态比,CBR650R明显更偏向街跑风格。车把位置没那么低趴,脚踏也没那么靠后翘,骑上去身体不会太紧绷。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,跑个中短途没那么累人,对刚入门的新手骑士也更友好。车架和重心的配合做得不错,过弯时车身稳当,给人信心比较足。车身尺寸方面,810mm的座高是个门槛,身高170cm以上的朋友驾驭起来会更舒展协调些,个子矮了可能会有“骑大马”的感觉。泰国工厂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是本田一贯的高水准,长期使用下来,省心耐用的口碑是有的。

幸运28

动力阉割和震动问题是车主们吐槽比较集中的地方。前面提了76匹的限制,低转速区间的发力确实会感觉有点“肉”,不够爽快,解限才能释放它本该有的活力。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震动。当转速攀升越过6000转,手把传来的震动感会变得相当明显,跑长途的话,时间一长手麻是常事。这跟发动机活塞的设计偏重有关。有动手能力的车主会选择更换更轻的锻造活塞来缓解,改装费用大概在3000到8000元之间。个人认为,震动问题对舒适性影响较大,值得优先关注处理。

配置的性价比是另一个争议焦点。基础悬挂用的是41mm的Showa倒立式前叉,可惜是不可调节的;后减震的支撑性只能说一般,真要激烈驾驶或者压狠一点,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。功能配置上,2023款及之前的车型配的是单色液晶仪表,不能连手机,导航投屏啥的更别想,确实有点落伍了。好在2024款升级成了5英寸的TFT全彩仪表,并且支持Honda RoadSync手机互联,科技感和实用性提升了一大截,当然价格也跟着涨了点。舒适性方面,原厂的坐垫填充偏硬,长途骑行屁股遭罪;原配的轮胎,在湿地条件下的抓地表现比较一般,不少车主会选择后期更换性能更好的轮胎。

3个爽点 vs 3个痛点!本田CBR650R车主真实体验报告

2024款的升级主要瞄准了便利性和科技感。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电子辅助快排(单向,升档),市区拥堵或者频繁换挡时,不用捏离合器就能升档,确实省力不少。前面提到的TFT仪表和手机互联也是重要升级点。外观细节也做了微调,车尾线条更犀利,整流罩造型看起来也更战斗一些。不过,悬挂系统和动力单元(马力限制)在2024款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,而且整备质量还略有增加,标准版209公斤,带电子快排的版本达到了212公斤。这些升级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现代感,但核心的运动性能部分仍有提升空间。

选择CBR650R,某种程度上是在平衡你对仿赛的热爱与现实生活的需求。它有着迷人的四缸声浪和不错的底子,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你接受或后期投入的短板。最终值不值得,还得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,以及愿意为那份热爱付出多少去完善它。骑行快乐,安全第一。